
來倫敦一年,看過的美術館和展覽,是過去二十多年加起來的總和,或許更多。
只算倫敦,與課程有關的Tate Modern、Tate Britain、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Art、Architectual Association;自己掏錢入場的Barbican、Saatchi Gallery、White Chapel、White Cube、Hayward、Craft Council、V & A、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、Serpertine、Royal Academy、Royal College of Art⋯⋯
還有在巴黎的、阿姆斯特丹的、鹿特丹的、慕尼黑的和柏林的。
一年下來,卻是今天在Tate Modern看瑞士建築二人組Herzog & de Meuron的展覽,最搖撼我心,足為這一年作結。接下來的一個月不能再看別的了,像與偶像握過手的狂迷不肯洗手一樣。
場地是Tate Modern的Turbine Hall——那道入口的大斜坡,正是H&deM建築所改建Tate Modern時的簽名手筆——三十五張桌子擺放了二十五年積存下來的模型、草圖、筆記和原模。由一塊試驗的小磚頭,到近十米高的模型,一件一件細看,留連了整個下午。
對建築我一竅不通。但從這裡我看到線條的處理、形狀的衍生、圖案的變奏、結構的組成、物料的試驗、取捨之間的推敲⋯⋯還有最重要的:思考的過程。
人生是這樣的:如跳蚤在網絡的宇宙裡躍動,偶然落在一人、一事或一物上,當時或不為意,冥冥中卻把你導至另一點。一點之後又一點,沿途許多一閃而過的風景,往往在腦裡埋下一個個潛伏的計時炸彈;時計上的石英數字只有天知道,但那秒數的兩小點總是狡狤地暗自閃動,靜候00:00一刻爆發開來。
觀照自己,多少人事物都在這幾年引爆了。搔癢的,不以為然的,致命的,天搖地撼的;震蕩的漣漪一波一波把我推到現在的立足點上。
誰知道那放炸彈的一雙手呀,到底想從這場展覽中把我炸出些什麼來。也許不過是素描上的一條線,一串耳墜,一種縫鈕扣的方法,一段短詩,或半節故事。但裡頭時計的跳動,我由進館那刻便感覺到了。
等你呢00:00。
以此為記。
Herzog & de Meuron An Exhibition
/Tate Modern
1 Jun - 29 Aug 05
260805